校长,其实就是给师生搬凳子的人


来源:温州瓯越家教网 日期:2011-11-16

 “校长不过是率领职工给教授搬椅子、凳子的。”这是“所谓大学者,非谓有大楼之谓也,有大师之谓也。”这一教育名言之外,梅贻琦先生所说过的另一句引人关注的话。

 

今人议论梅先生的这句话,大多称这是一种形象的比方,哪有尊为校长者,真的给教授们搬凳子呢?在当下的大中小学校,哪个老师不是诚惶诚恐地面对校长,岂敢期待校长给自己搬凳子?校长能稍微礼遇一下教师,就让教师们挺满足了。

 

我其实也不相信,这可能真实地发生在当今的学校中。但上周参加牛津国际公学成都学校的开学典礼,让我见识了这一幕,尤令人惊讶的是,全体教师、学生、家长对这一幕“熟视无睹”。

 

与国内高中开学典礼放在开学第一天不同,这所国际学校的开学典礼,选择在开学后的两个月之后,邀请所有家长都出席,整个典礼穿插着同学们的七八个节目,有点类似国内学校学生的一次演出活动。我注意到,这所学校的校长Sinnett先生,在开场致辞并发表以梦想为主题的演讲之后,一直在会场中忙碌着:帮助担当主持的学生搬演讲台、递话筒;帮演出的同学,准备道具;看到幕布没拉好,连忙上去拉紧;在学生们合唱明天更美好时,悄悄地走上台,站在边上,挽起学生们的手,也唱起来;在忙碌的间隙,他随意地在台下的座位上坐下,有一次,我发现他似乎就坐在台阶上。

 

如果不是先前致辞,发表激情的演讲,表明自己的身份,在场的所有人员,肯定会以为这位成熟帅气的老外是学校的后勤负责人,但就是在知道他是学校的英籍校长,而且曾经担任过上海一所国际学校的总校校长之后,到场的所有家长似乎也没有对他台上台下忙碌,自己刚致完辞,就给学生递话筒、搬桌子,感到有一点惊讶。

直到我告诉周围一位来宾这个“细节”,他才恍然大悟,他说他根本没有想到这个问题,这一切在这个会场中显得很自然、很正常。

 

这确实十分正常。但这正常的景象,是很难发生在国内中学的,干这活的,肯定是学校的其他行政人员或者教师,校长自己则是服务的重点对象;如果在国内中学发生这样的景象,那肯定会成为引起会场骚动的事,老师会诧异,家长会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。

 

也许是已经与学校有较长时间的打交道经历,也感受到学校的这种氛围,家长和学生,已经十分习惯了校长这种既是一校之长,也是带头搬凳子的人,忙里忙外的场景,所以他们不会觉得奇怪。这当然不是降低对校长的要求,反而这要求校长既有杰出的能力,又有很强的服务意识,这正符合对精英的原本定义:杰出的能力、社会责任感、平民意识。毫无疑问,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学生,将获得一种与国内其他学生完全不同的经验。

   

我国大中学校,现在都存在着行政化的趋势,尤其是大学,庞大的行政队伍,耗费了学校数千万甚至上亿的开支,一所学校有10多名校领导,一个校长办公室有二三十名秘书,整个大学有三四个行政部门,这些机构和人员配置,显然不是为办学服务,而是为领导服务,为政绩服务。往往校长出动,周围跟一大帮人。其实,如果放下校长之尊,学校用得着那么多的秘书和机构吗?在国外大学中,校领导最多三四名,行政机构也极为精简。中学的情况也是如此。

   

我相信,这所国际学校校长的工作状态,就是国外中学的常态,前来参加会议的多位英国本土人士,觉得这太正常不过,校长不这样当,不为教师和学生服务,难道还有其他当法吗,那还是办学校吗?令我感慨的是,这所国际学校,行政人员配置很少,所有教师几乎全部聘请的是英国教师,就连舍监,也来自英国。这可谓真正把钱用到刀刃上。

   

如果要说国际学校、国外教育在国内的竞争力,这最小的细节里,蕴藏的恐怕是最大的差距。我国每年留学规模以20%速度增长,国际校、国际班发展迅猛,这背后的原因,值得国内学校深思。以前,要学习国外经验,要走出国门,而现在,这就发生在身边。

   

可问题是,有多少国内学校,能把这细节学会呢?有着各种行政级别的校长,那是高普通教师,高所有家长和学生一等的呢!

编辑者:温州瓯越家教网